公司制定工資分配制度應當注意些什么?
工資分配制度是用人單位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,制定的關于工資分配方式、標準、形式、周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。工資分配制度的制定,不僅關系到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效益,也關系到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生活水平。因此,用人單位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和步驟,制定合理、公平、激勵的工資分配制度。
一、遵循法律規定
用人單位制定工資分配制度,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、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,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。用人單位應當參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、《最低工資規定》等法律法規,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工資分配制度。
二、聽取勞動者和工會的意見
根據法律規定,用人單位制定工資分配制度,應當聽取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(職工大會)或者工會組織的意見,并及時在本單位公布,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。對職工代表大會(職工大會)或者工會組織提出的合理意見,用人單位應當采納或者作出說明。用人單位應當尊重勞動者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督權,使工資分配制度更加民主、透明和公正。
三、確定工資分配方式
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,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。工資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:
計時工資: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時間計算工資,適用于工作量難以計量或者工作質量難以評價的崗位,如管理人員、服務人員等。
計件工資:按照勞動者的工作量或者完成的任務計算工資,適用于工作量容易計量或者工作質量容易評價的崗位,如生產人員、銷售人員等。
績效工資:按照勞動者的工作績效或者業績計算工資,適用于工作目標明確或者工作效果可量化的崗位,如技術人員、項目人員等。
崗位工資:按照勞動者所在的崗位等級或者職務級別計算工資,適用于工作職責清晰或者工作難度較大的崗位,如領導人員、專業人員等。
用人單位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特點,采用單一的或者綜合的工資分配方式,體現工資的公平性和激勵性。
四、制定工資分配制度
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確定的工資分配方式,制定具體的工資分配制度。工資分配制度應當包括以下內容:
各崗位的工資分配辦法:明確各崗位的工資構成、工資項目、工資標準、工資形式等,如計時工資的小時工資、計件工資的單價或者提成比例、績效工資的考核指標或者獎金系數、崗位工資的職級工資等。
工資正常增長分配辦法:明確工資的調整周期、調整幅度、調整依據等,如按照勞動者的工作年限、工作能力、工作貢獻、工作態度等因素,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工資進行適當的增加或者降低。
獎金分配辦法:明確獎金的發放條件、發放對象、發放標準、發放形式等,如按照勞動者的個人表現、團隊合作、部門業績、公司利潤等因素,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獎勵或者懲罰。
津貼、補貼分配辦法:明確津貼、補貼的發放條件、發放對象、發放標準、發放形式等,如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性質、工作環境、工作地點、工作風險等因素,給予勞動者一定的補償或者補助。
患病、休假等特殊情況下的工資分配辦法:明確患病、休假等特殊情況下的工資發放條件、發放對象、發放標準、發放形式等,如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,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病假工資、事假工資、婚假工資、產假工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