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付消費司法解釋出臺后,商場場地出租者的法律責任與合規管理
近日,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預付消費糾紛的司法解釋,明確了商場場地出租者在租賃管理中的法律責任。根據新規,若場地出租者未對承租商戶的經營資質進行嚴格審查,導致無資質商戶違規經營并收取消費者預付款,造成消費者損失,消費者有權要求場地出租者根據其過錯承擔民事責任。同時,場地出租者在賠償消費者損失后,可依法向違規經營的商戶追償。
該規定強化了商場管理方的審查義務,并對商業管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。本次司法解釋的出臺,對商場、商業綜合體提出了更嚴格的責任和要求。本文將從資質審查、合同管理、日常監督及法律風險防控等方面,探討商場管理方應如何合規運營,以降低法律風險。
一、場地出租者的資質審查責任
新規明確了商場等場地出租者的審查義務,要求其對承租商戶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核,否則可能需要對消費者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。商場應當采取以下措施:
1、租賃前資質審核
確保商戶具備營業執照、行業許可證(如餐飲服務許可證、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)。
重點審查涉及高風險預付消費行業(如美容、健身、教育培訓、醫療美容等)的商戶,避免資質不全的商戶入駐。
2、租賃期內持續監管
不能僅在簽約時審查資質,還需定期復核商戶的資質是否過期或存在違法違規情況。
設立經營行為監管,關注商戶是否超范圍經營、是否存在消費者投訴。
3、建立審查制度和責任追究機制
如果有條件,設立專門的合規管理部門,負責商戶資質審查和合規管理。
通過合同約定,明確如因商戶違規導致商場承擔責任,商戶需進行賠償。
二、合同管理
為降低法律風險,商場在與商戶簽訂租賃合同時,應當加入更為嚴格的合規條款,包括:
1、商戶資質與合規義務
約定商戶必須具備合法經營資質,并承諾在租賃期間持續符合資質要求。
規定如因商戶資質問題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,商場有權解除合同,并追究商戶責任。
2、預付款監管
針對高風險預付消費行業,要求商戶建立預付款資金監管機制(如設立第三方托管賬戶、履約保證金制度)。
在合同中明確,若商戶未履行退款義務,商場可扣除保證金用于消費者賠償。
3、商場的免責與追償條款
規定如商場已盡到合理審查義務,不應承擔連帶責任。
設定商戶違約責任,如商戶因違規經營導致商場受罰或承擔賠償責任,商場有權直接追償。
三、日常經營監管
商場管理方不僅要在合同簽署時做好資質審查,還應在日常經營中強化監督,以確保商戶持續符合合規要求。
1、定期檢查商戶經營資質
建立電子化商戶資質管理系統,實時記錄商戶的經營資質,并設置到期提醒。
針對重點行業(如健身、美容、教育培訓等),每季度至少一次核驗商戶的經營資質。
2、建立消費者投訴與處理機制
設立線上投訴渠道,消費者可隨時舉報商戶的違規行為。
形成預付消費預警機制,一旦某商戶存在大量投訴,商場應介入調查,必要時暫停其經營。
3、加強與政府監管部門的合作
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合作機制,及時掌握入駐商戶的資質變更情況。
對于涉及高風險行業的商戶,建議要求其提供由監管部門核發的合規證明。
總的來說,最高法關于預付消費的司法解釋,進一步強化了商場管理方的責任,要求其不僅要在租賃前嚴格審查商戶資質,還要在租賃期間持續監督商戶經營合規性。商場管理方應當盡快完善商戶管理機制,強化合同管理,優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,以減少法律風險,提升商場的長期運營安全性。只有通過合規經營,商場才能真正避免法律風險,保護自身信譽,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、可靠的購物和服務體驗。
 
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